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 1996 年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ECSC)或环境供应链(Environmentally Supply Chain,ESC)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 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马云说:十年后最贵的东西竟然是干净的空气、水、食品和病床!
当前,工业领域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绿色供应链是从系统的角度,整体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赛学咨询在绿色供应链建设方面较早开始了探索,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咨询过程中不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资源利用率越来越高,要求更多的企业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去关注环境问题,把环境因素融入供应商管理之中.从绿色供应链的内涵,来探讨和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从而为实现企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绿色供应链是一种新型战略,它要求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关注长远利益。短期效果不佳,通过长期实践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尽管公众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但是企业仍旧没有把减少环境污染放在首要位置,说明企业管理人员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改善环境绩效的有利之处。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主要有三大优势:
(一)成本效益最优化
优化供应链意味着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想要的东西,同时尽可能少花钱。在供应链行业中,许多人都认为快速、低成本的供应链模式与绿色供应链是不相容的。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与财务效益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即注重供应链运营方式中的环境效益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原因在于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意味着更少的废料处理成本和环境许可费用,以及通常情况下更低的材料成本。运输更加绿色,例如减少船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巩固和优化材料和包装的使用,能够减少包装产品的损耗;剔除供应链环节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减少处理和安置这些材料的成本;把废弃物的生产降到最低,能够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哪怕是一开始没有从环境效益角度出发的供应链企业,在努力降低成本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自身的环境效益。例如,通用汽车公司与供应商成立了可重复使用的集装箱项目,减少了1200万美元的材料成本。如果利润水平一直维持高位,通用公司可能不会将精力放在环保问题上,但经营绩效迫使其寻找降低成本的解决办法,于是产生了集装箱环保项目。由此说明,企业的部分成本削减决定和企业对环境的承诺是相辅相成的。
(二)公众形象改善
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和全球变暖加剧,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企业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的福音。文化水平越高、绿色环保意识越强的消费者,通常能够辨别产品的低碳性,并主动选择购买那些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且无不良成分的环保商品,营造出良好的环保消费导向。一些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的出发点在于把消费者对环境的重视看作一种营銷策略,甚至把公众对所有绿色事物的偏爱转化为增加利润的手段。通过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和推广,能够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企业节约了多少地球资源,比如x吨的包装材料和y桶的石油。这些指标很容易引起公众共鸣,树立起环保企业的形象。
(三)实现三赢局面

下一篇:这篇文章,把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说透了!